声明

本文是学习GB-T 28965-2012 抓斗挖泥船疏浚监控系统.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抓斗挖泥船疏浚监控系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抓斗挖泥船疏浚监控系统的设计、制造、改造和验收,抓斗挖泥船疏浚监控系统的维

修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低温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B:高温

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Db: 交变湿热(12
h+12 h 循 环 )

GB/T 2423.16—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J
及导则:长霉

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Ka: 盐雾

GB/T 2423.1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Kb:
盐雾,交变(氯化钠溶

液) GB/T 2423.1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实验:倾斜和摇摆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T 6587.8 电子测量仪器 电源频率与电压试验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5479—1995 工业自动化仪表绝缘电阻、绝缘强度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5511—1995 海洋船电气自动化系统一般要求

GB 15702 电子海图技术规范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

试验

GB/T 21671—2008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局域网系统验收测评规范

JTJ 203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规范》

中国船级社《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

GB/T 28965—2012

中国船级社《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抓斗挖泥船疏浚监控系统 grab dredger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GDSCS

利用传感器、测量、网络、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技术,对抓斗挖泥船疏浚设备状态及船舶作业过程

进行监测与控制的系统。

3.2

基本型疏浚监控系统 basic dredging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

满足抓斗挖泥船疏浚作业过程最低配置的疏浚监控系统。

3.3

扩展型疏浚监控系统 expanded dredging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

在基本型疏浚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具有按需求要求扩展功能的疏浚监控系统。

3.4

设备控制与监视系统 machinery control and
monitoring system,MCMS

对抓斗挖泥船疏浚设备进行控制与监视的系统。

3.5

抓斗斗印 grab footprint

抓斗挖泥船施工合斗时留下的抓斗位置的水平投影几何尺寸及轨迹。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DCS—— 疏浚自动控制系统(Automatic Dredging Control System)

AMS 监测报警系统(Alarm and Monitoring System)

CCS — 中国船级社(China Classification Society)

DDL S 疏浚数据记录系统(Dredge Data Logging System)

DTPM—— 疏浚轨迹与剖面显示系统(Dredging Tracking and Profile Monitor)

HMI 人机交互(Human Machinery Interaction)

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5 要求

5.1 设计与结构

5.1.1 分类

GDSCS
按照系统实现功能的复杂程度和技术水平,分为基本型疏浚监控系统和扩展型疏浚监控

系统。

5.1.2 基本型疏浚监控系统组成

基本型疏浚监控系统应包括:

GB/T 28965—2012

a) 设备控制与监视系统(MCMS);

b) 疏浚轨迹与剖面显示系统(DTPM);

c) 监测报警系统(AMS);

d) 疏浚仪器仪表

5.1.3 扩展型疏浚监控系统组成

扩展型疏浚监控系统除包含5.1.2外,宜包括:

a) 挖泥自动控制系统(ADCS);

b) 疏浚数据记录系统(DDLS)。

5.1.4 结构

GDSCS
采用无线或有线组网方式,分别在抓斗机操纵室、船舶操作室或移船操纵甲板安装采集器、

控制器、监控工作站等,实现疏浚、移船操纵作业及设备运行监控。

5.1.5 操纵方式

GDSCS 应具有下列操纵方式:

a) 手动控制方式:手柄、按钮、旋钮等操纵控制和人机交互(HMI) 方式;

b) 自动控制方式;

c) 应急控制方式。

5.1.6 软 件

软件应满足 GB15702 及 JTJ 203要求。 HMI 的人机界面图形颜色应符合附录A
的要求。

5.1.7 接地

GDSCS 接地应满足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规范》规定的要求。

5.1.8 电源

5.1.8.1 GDSCS 由主/备两路电源供电。

5.1.8.2 GDSCS
应配备不间断电源,其容量应至少在主/备两路电源失电的情况下正常运行30
min。

5.2 功能

5.2.1 设备控制与监视系统(MCMS)

MCMS 应具有下列控制与监视功能:

a) 抓斗机的旋转、吊臂的变伏;

b) 抓斗(升降、开/闭、开口度、深度归零);

c) 移船绞车的启动/停止、钢桩的升/降等;

d) 动力装置的启动、停止、调速等。

5.2.2 疏浚轨迹与剖面显示系统(DTPM)

DTPM 应具有下列功能:

a) 设计、输入、编辑、绘制计划线、电子海图、挖槽剖面、船形等;

b) 抓斗斗印布设和排斗;

GB/T 28965—2012

c) 坐标转换与投影计算及相关参数设置,满足全球范围内施工定位;

d) 导入、显示标准图形数据文件;

e)
以平面视图、剖面视图和数字显示方式监视挖泥船船位、航向、抓斗位置、深度等。

5.2.3 监测报警系统(AMS)

AMS 应具有下列功能:

a)
采集、处理、显示和记录监测报警量,满足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规范》、《国内航行海船建
造规范》和《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相关要求;

b) 通过权限密码可设置报警参数值。

5.2.4 挖泥自动控制系统(ADCS)

ADCS 宜具有下列功能:

a) 定深挖泥自动控制;

b) 挖泥自动整平控制。

5.2.5 疏浚数据记录系统(DDLS)

DDLS 应具有对 GDSCS 监测及计算生成的数据记录存储及回放功能。

5.3 性能

GDSCS 应满足下列性能要求:

a) 网络链路传输速率:不小于10 Mbps。

b) 监测容量:监测点满足使用并留有不小于20%余量。

c) 数据显示更新时间间隔:不大于1 s。

d) 数据存储时间间隔:不大于2 s。

e) 数据存储介质容量:连续记录365 d 的 GDSCS 数据。

f) 报警响应时间(多点报警):

1)
涉及船舶安全的报警响应时间:应满足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规范》、《国内航行海船
建造规范》和《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相关要求;

2) 其他报警响应时间:不大于6 s。

g) 报警系统I/O 点:I/O 点满足使用并留有不小于20%余量。

h) 控制响应时间:不大于0.5 s。

i) 控制系统I/O 点 :I/O 点满足使用并留有不小于20%余量。

j) 船舶平面位置定位中误差:±2.0 m。

k) 船舶航向中误差:±0.3°。

1) 抓斗下放深度(D) 最大允许误差:

1) 抓斗下放深度0 m~30 m:±0.25 m;

2) 抓斗下放深度大于30 m:±[0.25+2%×(D-30)]m。

m) 抓斗机旋转角度最大允许误差:±0.5°。

n) 抓斗开口度最大允许误差:±2.5%。

5.4 外观质量

GDSCS 各设备的外表应无伤痕、锈斑、色差、毛刺。

GB/T 28965—2012

5.5 环境适应性

5.5.1 温度

GDSCS 温度应满足 GB/T 15511—1995 中3.2.1的要求。

5.5.2 相对湿度

GDSCS 相对湿度应满足 GB/T 15511—1995 中3.2.2的要求。

5.5.3 倾斜和摇摆

GDSCS 倾斜和摇摆应满足GB/T 15511—1995 中3.2.4的要求。

5.5.4 振动

GDSCS 振动应满足GB/T 15511—1995 中3.2.3的要求。

5.5.5 霉菌

GDSCS 在黑曲霉、黄曲霉、杂色曲霉、绳状青霉、球毛壳霉的条件下经56
d,长霉等级应不大于

GB/T 2423.16—2008中规定的2级。

5.5.6 盐雾

GDSCS 暴露的金属零件、部件及内部金属部分在盐雾条件下经48
h,表面应无金属腐蚀物。

5.6 电磁兼容性

GDSCS 抗扰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a) 静电放电:能承受GB/T17626.2—2006 中严酷等级3级的静放电抗干扰;

b) 电磁场辐射干扰:能承受GB/T
17626.3—2006中严酷等级3级的射频电磁场辐射干扰;

c) 电快速瞬变干扰:能承受GB/T17626.4—2008
中严酷等级3级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

d) 浪涌干扰:能承受GB/T17626.5—2008 中严酷等级3级的浪涌(冲击)干扰;

e)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能承受 GB/T 17626.11—2008
中严酷等级3类的电压暂降、严酷等级 2类的短暂中断干扰。

5.7 外壳防护

GDSCS 设备的外壳防护应满足下列要求:

a) 潜水设备外壳防护等级:IP 68;

b) 甲板以上设备外壳防护等级:IP 56;

c) 机泵舱设备外壳防护等级:IP 44;

d) 控制台设备外壳防护等级:IP 20;

e) 其他设备满足GB4208 中有关外壳防护要求。

5.8 电压和频率

GDSCS 供电电源的电压与频率应满足GB/T 15511—1995 中3.3的有关要求。

5.9 绝缘电阻

GDSCS 绝缘电阻应满足GB/T 15479—1995 中4. 1的要求。

GB/T 28965—2012

5.10 绝缘强度

GDSCS 绝缘强度应满足GB/T 15479—1995 中4.2的要求。

6 试验方法

6.1 功能

功能按下列方法进行试验:

a) GDSCS 全部程序完成调试后,在工厂将 GDSCS
与模拟试验台和被控设备模拟器连接,按照
5.2所要求的功能进行模拟试验,测试并记录各项功能;

b) 实船将GDSCS
与被控设备连接,程序联调完毕,进行功能测试,并记录各项功能。
结果应符合5.2的要求。

6.2 性能

GDSCS 性能试验按照附录 B 的规定进行。结果应符合5.3的要求。

6.3 外观质量

目视检查 GDSCS 各设备的外观。结果应符合5.4的要求。

6.4 温度

GDSCS 按 GB/T 2423.1、GB/T 2423.2
规定的方法进行温度试验。结果应符合5.5.1的要求。

6.5 相对湿度

GDSCS 按 GB/T 2423.3、GB/T 2423.4
规定的方法进行相对湿度试验。结果应符合5.5.2的

要求。

6.6 倾斜和摇摆

GDSCS 按 GB/T
2423.101规定的方法进行倾斜和摇摆试验。结果应符合5.5.3的要求。

6.7 振动

GDSCS 按 GB/T 2423.10规定的方法进行振动试验。结果应符合5.5.4的要求。

6.8 霉菌

GDSCS 按 GB/T
2423.16—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霉菌试验。结果应符合5.5.5的要求。

6.9 盐雾

设备金属零部件应按GB/T 2423.17 规定的方法进行盐雾试验,设备整机应按
GB/T 2423.18 规

定的方法进行盐雾试验。结果应符合5.5.6的要求。

6.10 电磁兼容性

GDSCS 分别按 GB/T 17626.2—2006、GB/T 17626.3—2006、GB/T
17626.4—2008、GB/T 17626.5—
2008、GB/T17626.11—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静电放电干扰试验、电磁场干扰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

扰试验、浪涌干扰试验、电压暂降和短暂中断干扰试验。结果应符合5.6的要求。

GB/T 28965—2012

6.11 外壳防护

GDSCS 按 GB4208 规定的方法进行外壳防护试验。结果应符合5.7的要求。

6.12 电压和频率

GDSCS 按 GB/T6587.8
规定的方法进行交流供电的设备电压和频率试验。结果应符合5.8的

要求。

6.13 绝缘电阻

GDSCS 按 GB/T 15479—1995
中5.3规定的方法进行绝缘电阻试验。结果应符合5.9的要求。

6.14 绝缘强度

GDSCS 按 GB/T 15479—1995
中5.4规定的方法进行绝缘强度试验。结果应符合5.10的要求。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GDSCS 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7.2 型式检验

7.2.1 检验时机

GDSCS 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试制或转厂生产时;

b) 设计、工艺、材料有较大改变,足以影响产品性能时;

c) 有关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提出要求。

7.2.2 检验项目和顺序

GDSCS 型式检验的项目和顺序按表1的规定。

1 GDSCS 的检验项目和顺序

序号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要求的章条号

试验方法的章条号

1

外观质量

5.4

6.3

2

温度

5.5.1

6.4

3

相对湿度

5.5.2

6.5

4

倾斜和摇摆

5.5.3

6.6

5

振动

5.5.4

6.7

6

霉菌

5.5.5

6.8

7

盐雾

5.5.6

6.9

8

电磁兼容性

5.6

6.10

9

外壳防护

5.7

6.11

GB/T 28965—2012

1 ( 续 )

序号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要求的章条号

试验方法的章条号

10

电压和频率

5.8

6.12

11

绝缘电阻

5.9

6.13

12

绝缘强度

5.10

6.14

13

功能

5.2

6.1

14

网络链路传输速率

5.3 a)

B.1

15

监测容量

5.3 b)

B.2

16

数据显示更新时间间隔

5.3 c)

B.3

17

数据存储时间间隔

5.3 d)

B.4

18

数据存储介质容量

5.3 e)

B.5

19

报警响应时间

5.3 f)

B.6

20

报警系统I/O点

5.3.g)

B.7

21

控制响应时间

5.3 h)

B.8

22

控制系统I/O点

5.3 i)

B.9

23

船舶平面位置定位中误差

5.3 j)

B.10

24

船舶航向中误差

5.3 k)

B.11

25

抓斗下放深度(D)最大允许误差

5.31)

B.12

26

抓斗机旋转角度最大允许误差

5.3 m)

B.13

27

抓斗开口度最大允许误差

5.3n)

B.14

注:●为必检项目; —为不检项目。

7.2.3 检验样品数量

GDSCS 型式检验样品数量为一台。

7.2.4 判定规则

GDSCS
全部检验项目符合要求时,则判定型式检验合格。若其中任一项目检验不符合要求时,允
许采取改进措施后进行复验,复验不超过一次。若复验符合要求,仍判定 GDSCS
型式检验合格;若复

验仍有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则判定GDSCS 型式检验不合格。

7.3 出厂检验

7.3.1 检验项目和顺序

GDSCS 出厂检验的项目和顺序按表1规定。

7.3.2 检验样品和数量

GDSCS 每台均应进行出厂检验。

GB/T 28965—2012

7.3.3 判定规则

全部检验项目符合要求时,则判定GDSCS
出厂检验合格。若其中任一项检验不符合要求时,允许
采取改进措施后进行复验,复验不超过一次。若复验符合要求,仍判定 GDSCS
出厂检验合格;若复验

仍有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则判定GDSCS 出厂检验不合格。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

GDSCS 应在明显位置安装中、英文铭牌,铭牌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制造商名称;

b) 产品名称和出厂年月;

c) 产品符合标准号;

d) 额定工作电压、频率。

8.2 包装

GDSCS 包装应符合GB/T13384 的要求,包装标志应符合GB/T191 的要求。 GDSCS
交付文件应

符合附录 C 的规定。

8.3 运输

GDSCS 设备的运输应满足下列要求:

a) GDSCS
设备在一25℃~70℃的条件下运输,无异常情况。温度恢复正常后,设备的性能符合
5.3的规定;

b) 产品应适于陆运、空运、水运(海运),运输装卸按包装箱的标志进行操作。

8.4 贮存

GDSCS
设备在相对湿度不大于85%,无酸、碱、盐及腐蚀性、爆炸性气体和灰尘以及雨、雪侵害的

库房内贮存。

GB/T 28965—2012

A

(规范性附录)

人机界面图形颜色的约定

A.1 报警级别

GDSCS 报警级别的种类按表 A.1 规定设置红、黄两种颜色,对应两级报警。

A.2 画面颜色的约定

画面颜色采用下列约定:

a) 人机界面图形的颜色宜采用冷色调,非操作画面的颜色可采用暖色调;

b)
人机界面图形的配色应使流程图画面简单明确,色彩协调,前后一致,颜色数量不宜过多;

c) 人机界面图形色彩选用应符合表A.1 的约定;

d) 相同功能的"软操作键"在不同画面的相对位置尽量相同。

A.1 色彩选用约定

颜色

通用意义

与图形符号相结合的意义

中文

英文

red

危险

最高级报警

yellow

警告

异常条件;次级报警

grey

静态

停止;关闭;断开

cyan

特殊意义

遥控

blue

次要

备用设备;标签位号等

white

动态数据

测量值或状态值;程序激活状态

绿

green

安全;程序激活状态

正常操作;运行;打开;闭合;图形示值

A.3 图形的亮度

人机界面图形的亮度应与环境的亮度相匹配,画面的亮度应是环境亮度的2倍~3倍。

GB/T 28965—2012

B

(规范性附录)

性能试验方法

B.1 网络链路传输速率试验

GDSCS 网络链路传输速率试验按照GB/T 21671—2008 中7. 1.2规定的方法进行。

B.2 监测容量试验

B.2.1 试验条件

GDSCS 全部程序完成调试后,在工厂进行模拟试验。

B.2.2 试验方法

GDSCS 监测容量试验按下列方法进行:

a) 读取 GDSCS 显示的已用数据通道数和未用数据通道数;

b) 计算已用数据通道数与未用数据通道数之和,即为 GDSCS 监测容量。

B.3 数据显示更新时间间隔试验

B.3.1 试验条件

GDSCS 全部程序完成调试,至少具有20%网络流量下,在工厂进行模拟试验。

B.3.2 试验器具

GDSCS 数据显示更新时间间隔试验器具为信号发生器和电子秒表。

B.3.3 试验方法

GDSCS 数据显示更新时间间隔试验按下列方法进行:

a)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最远或最底层的控制器相同电压类型和等级的输入端;

b) 设定信号发生器脉冲时间间隔,应不得大于5.3 c)要求的数值;

c) 在 GDSCS 监控系统配置一标签(Tag), 该标签地址指向该控制器输入端;

d) 在 GDSCS 监控系统界面配置一显示该标签的值或状态的窗口;

e) 目测监视该窗口(或电子秒表)的显示更新时间间隔。

B.4 数据存储时间间隔试验

B.4.1 试验条件

GDSCS 全部程序完成调试,所有检测数据在线时,在船上进行试验。

GB/T 28965—2012

B.4.2 试验方法

GDSCS 数据存储时间间隔试验按下列方法进行:

a) 从 GDSCS 存储介质中读取记录的数据;

b) 计算两组数据存储的时间差,即为 GDSCS 数据存储时间间隔。

B.5 数据存储介质容量试验

B.5.1 试验条件

GDSCS 全部程序完成调试,且连续运行24h 后,在船上进行试验。

B.5.2 试验方法

GDSCS 数据存储介质容量试验按下列方法进行:

a) 从 GDSCS 数据存储介质中读取24 h 的数据所占用的存储容量;

b) 已 知 GDSCS 存储介质容量除以24 h 的数据所占用的存储容量,即为
GDSCS 数据存储介质 容量。

B.6 报警响应时间试验

B.6.1 试验条件

GDSCS 全部程序完成调试,在工厂进行模拟试验。

B.6.2 试验器具

报警响应时间试验器具为电子毫秒表和按钮盒。

B.6.3 试验方法

报警响应时间试验按下列方法进行:

a) 至少三路报警点同时进行试验;

b) 将电子毫秒表的启动端连接到报警的输入端;

c) 将电子毫秒表的停止端连接到报警的输出端;

d) 设置报警故障同时启动电子毫秒表;

e) 报警输出,电子毫秒表停止计时;

f) 电子毫秒表所显示的时间为报警响应时间。

B.7 报警系统 I/0 点试验

B.7.1 试验条件

GDSCS 全部程序完成调试,在工厂进行模拟试验。

B.7.2 试验方法

GDSCS 报警系统I/O 点试验按下列方法进行:

a) 根据图纸绘制的报警点观测GDSCS 已 用I/O 报警点数量与未用I/O
报警点数量;

GB/T 28965—2012

b) 计算已用I/O 报警点数量与未用I/O 报警点数量之和,即为 GDSCS
报警系统 I/O 点 。

B.8 控制响应时间试验

B.8.1 试验条件

GDSCS 全部程序完成调试,在工厂进行模拟试验。

B.8.2 试验器具

控制响应时间试验器具为电子毫秒表和按钮盒。

B.8.3 试验方法

控制响应时间试验按下列方法进行:

a)
在最远或最底层的控制器中找到与电子毫秒表相同电压等级和类型的一个输入点和一个输
出点;

b) 在控制器内编程,以输入点的触点直接连接输出点的线圈;

c) 将电子毫秒表的启动端连接到输入端;

d) 将电子毫秒表的停止端连接到输出端;

e) 将按钮盒连接到输入端;

f) 按动按钮盒同时启动电子毫秒表;

g) 输出端有信号输出,电子毫秒表停止计时;

h) 记录电子毫秒表所显示的控制响应时间。

B.9 控制系统 I/O 点试验

B.9.1 试验条件

GDSCS 全部程序完成调试,在工厂进行模拟试验。

B.9.2 试验方法

GDSCS 控制系统I/O 点试验按下列方法进行:

a) 根据图纸标出的控制系统 I/O 点观测 GDSCS 的已用 I/O 点数量与未用I/O
点数量;

b) 计算控制系统已用I/O 点数量与未用 I/O 点数量之和,即为 GDSCS
控制系统I/O 点 。

B.10 船舶平面位置定位中误差试验

B.10.1 试验环境

风力小于3级且平潮,系稳船舶,船舶正浮姿态下,在船上进行试验。

B.10.2 试验器具

具备有效的计量检定合格证书的平面精度优于0.2 m 的定位仪器一套。

B.10.3 试验方法

船舶平面位置定位中误差试验按下列方法进行:

GB/T 28965—2012

a)
将试验器具定位点置于船舶定位仪器点,同步记录不少于1000组试验器具与船舶定位仪器
输出的船舶平面位置数据;

b) 船舶平面位置定位中误差(M) 按式(B.1)~ 式(B.5) 计算。

△X;=X 。-Xx …… …… ……… (B.1)

△Y;=Y,-Yxi

style="width:2.7in;height:0.66in" />

style="width:2.56674in;height:0.63998in" />

… … … … … … … … … …(B.2)

…………… ………… (B.3)

……………… ……… (B.4)

M=±√Mx²+My² ……………… ……… (B.5)

式中:

△X; —— 第 i 组 X 方向误差,单位为米(m);

X。、Xx —— 分别为试验器具与船舶定位仪器输出的第 i 组船舶平面位置X
坐标值,单位

为米(m);

△Y; —— 第 i 组 Y 方向误差,单位为米(m);

Y、、Yx —— 分别为试验器具与船舶定位仪器输出的第 i 组船舶平面位置 Y
坐标值,单位

为米(m);

Mx — X 坐标试验标准偏差的数值,单位为米(m);

My ——Y 坐标试验标准偏差的数值,单位为米(m);

[ △X; △X;]—— △X △X₁+ △X2 △X₂+ …+ △X, △X,;

[ △Y; △Y,]— △Y △Y₁+ △Y₂ △Y₂+ …+ △Y, △Y,;

71 观测值个数;

M —— 计算的船舶平面位置定位中误差值,单位为米(m)。

B.11 船舶航向中误差试验

B. 11. 1 试验条件

风力小于3级且平潮,系稳船舶,船舶正浮姿态下,在船上进行试验。

B. 11.2 试验器具

具备有效的计量检定合格证书的精度优于0.1°的定向仪器一套。

B. 11.3 试验方法

船舶航向中误差试验按下列方法进行:

a)
将试验器具定向基准置于船种纵剖线上,同时记录不少于1000组试验器具航向值(H
、) 与船 舶航向仪器输出的船舶航向值(Hx);

b) 船舶航向中误差(M₁) 按式(B.6)~ 式(B.7) 计算。

△H,=H,-Hx … … … … … … … … … …(B.6)

GB/T 28965—2012

style="width:2.75333in;height:0.62678in" /> …… ………………… (B.7)

式 中 :

△H,

—— 第 i 组船舶航向误差,单位为度(°);

—— 试验器具输出的第 i 组航向值,单位为度(°);

Hx —— 船舶航向仪器输出的第 i 组船舶航向值,单位为度(°);

MH — 计算的船舶航向中误差的数值,单位为度(°);

[ △H; △H:]—- △H △H₁+ △H₂ △H₂+ …+ △H, △H,;

n —— 观测值个数。

B. 12 抓斗下放深度(D) 最大允许误差试验

B. 12. 1 试验环境

风力小于3级且平潮,系稳船舶,船舶正浮姿态下,在船上进行试验。

B. 12.2 试验器具

抓斗下放深度最大误差试验的器具:

a) 试验器具精度为0 . 1%并具有有效的计量检定合格证书的投入式压力传感器
一 套;

b) 试验器具精度为0 . 1%并具有有效的计量检定合格证书的数字显示表 一
套;

c) 试验器具总不确定度应小于GDSCS 抓斗下放深度最大允许误差1/3。

B. 12.3 试验方法

抓斗下放深度最大误差试验按下列方法进行:

a) 将投入式压力传感器固定在抓斗挖深试验点。

b)
在抓斗下放深度全量程范围内,由浅至深下放抓斗,均匀整米选取不少于8个~10个测试点
测量下放深度,同步记录试验器具深度值(D 。) 与 GDSCS
抓斗下放深度显示值(Dx)。

c) 回程由深至浅起升抓斗,重复 b) 项试验。

d) 抓斗下放深度测量误差(△D,) 按 式(B.8) 计 算 :

△D,=D 、-Dx … … … … … … … … … …(B.8)

式 中 :

△D;— 计算的第 i 次测量误差的数值,单位为米(m);

D 、— 试验器具第 i 次测量的抓斗下放深度的数值,单位为米(m);

Dx ——GDSCS 第 i 次测量的抓斗下放深度的数值,单位为米(m)。

e) 从计算结果中找出抓斗下放深度最大误差。

B. 13 抓斗机旋转角度最大允许误差试验方法

B. 13. 1 试验环境

风力小于3级且平潮,系稳船舶,船舶正浮姿态下,在船上进行试验。

B. 13.2 试验方法

抓斗机旋转角度最大误差试验按下列方法进行:

GB/T 28965—2012

a)
在船舶甲板上选取3个已知抓斗机旋转角度的测试点,使抓斗的中心点与测试点重合,每个测
试点至少测试五次,同步记录该点的已知角度值(as)
和抓斗机旋转角度监测值(ax)。

b) 抓斗机旋转角度测量误差(△a;) 按 式(B.9) 计算:

△a;=ay-αx ……… ……………… (B.9)

式中:

△a;—— 计算的第 i 次测量误差的数值,单位为度(°);

αs— 测试点的已知角度的数值,单位为度(°);

axi——GDSCS 第 i 次监测的抓斗机旋转角度的数值,单位为度(°)。

c) 从计算结果中找出抓斗机旋转角度最大误差。

B. 14 抓斗开口度最大允许误差试验

B. 14. 1 试验器具

抓斗开口度最大误差试验器具为2级计量合格证书的30 m 钢卷尺一个。

B. 14.2 试验方法

抓斗开口度最大误差试验按下列方法进行:

a) 抓斗在甲板上适合位置悬空。

b)
在抓斗开口度范围内,等距选取8个~10个测试点,从闭到开的过程逐点测量斗唇距离,并计
算出开口度的数值(β),同步记录 GDSCS 监测显示的开口度的数值(βx)。

c) 从斗全开到斗闭的过程,重复 b) 试验。

d) 抓斗开口度相对误差值按式(B. 10) 计算:

style="width:2.73335in;height:0.63338in" /> … … … … … … … … …(B. 10)

式中:

△β 第 i 次测量的抓斗开口度相对误差的数值,单位为百分数(%);

β — 试 验 器 具 第 i 次测量并计算的开口度的数值,单位为度(°);

βx; GDSCS 第 i 次监测显示的开口度的数值,单位为度(°)。

e) 从计算结果中找出抓斗开口度最大误差。

GB/T 28965—2012

C

(规范性附录)

交付文档和资料

交付文档和资料如下:

a) 产品检验合格证;

b) 产品质保证;

c) 要求提交的船级社证书;

d) GDSCS 使用说明书;

e)
完工系统图、原理图、接线图、硬件安装位置平面布置图、操作台、机柜平面布置图、l/0
地址分 配表;

f) GDSCS 配置的硬件设备说明书、合格证书、质保证书;

g) 型式检验、出厂检验、软件测试报告、硬件测试报告;

h) 备份的GDSCS 系统软件。

延伸阅读

更多内容 可以 GB-T 28965-2012 抓斗挖泥船疏浚监控系统. 进一步学习

联系我们

T-CICC 37002—2023 城市大脑 数字神经元编码规则.pdf